束之高阁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出处《晋书 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
例子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,只是把它空谈一阵,束之高阁,并不实行,那末,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。(毛泽东《实践论》)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zhī gāo gé
注音ㄕㄨˋ ㄓ ㄍㄠ ㄍㄜˊ
繁体束之高閣
正音“之”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感情束之高阁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阁”,不能写作“搁”。
辨析束之高阁和“置之不理”;都有“放在一边不理睬”的意思;但束之高阁多指闲置不用或不管;语义范围大;“置之不理”只偏重于“不理睬”;语义范围小。
谜语藏书楼
近义词置之不理、置之度外
反义词爱不释手、掌上明珠
英语lay aside and neglect
俄语держáть под спудом
日语棚(たな)あげする,棚あげにする
德语etwas zu den Akten legen(etwas auf die lange Bank schieben)
法语laisser dormir dans les cartons(laisser de cǒté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别财异居(意思解释)
- 一无所有(意思解释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释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释)
- 箪瓢屡空(意思解释)
- 志满意得(意思解释)
- 户限为穿(意思解释)
- 风流才子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骨肉之亲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口坠天花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走过场(意思解释)
- 发人深思(意思解释)
※ 束之高阁的意思解释、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由大懒猪在线词典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自拔来归 | 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 |
学而时习之 |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姹紫嫣红 | 姹:美丽;嫣:妖艳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红姹紫”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吃不了兜着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汗马功劳 | 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